• 東海大學首頁
    • 學務處首頁
    • 消息公告
    • 聯絡我們
    • 網站導覽
    • 學務單位
    • 學務部落格
    • 經濟篇
    • 安全篇
    • 身心靈篇
    • 住宿生活篇
    • 外部連結
    學務長辦公室
    生活輔導組
    課外活動組
    健康暨諮商中心
    住宿輔導組
    學生發展暨領袖培育中心
    委員會
    學生社群
    • 簡介
    • 服務項目
      • 個別諮商(Individual Counseling)
      • 團體諮商(Group Counseling)
      • 夜間諮詢(evening consultation)
      • 心理測驗(Psychological Tests)
      • 成長活動(Mental Health Promotion)
      • 衛教資訊
      • 醫療資源
      • 111學年度第2學期體檢訊息
      • 健康促進活動專區
      • 性教育/愛滋病防治專區
      • 校園常見傳染病
      • Covid -19 衛教宣導專區
      • 大學生如何預防麻疹、德國麻疹
      • 教育部「 109 111」 年度大專校院學生健康資訊系統維運及健康資料分析計畫」個人資料保護政策聲明
    • 最新公告
    • 人員職掌
    • 法令規章
    • 文件下載
    • Q & A問答集
    • 影音分享
    • 相關連結
    • 聯絡我們
    首頁 > 學務單位 > > 服務項目 > 衛教資訊
    衛教資訊
    衛教活動
    衛提升師生對健康及安全的重視與追求,透過辦理健康博覽會、急救訓練、飲食安全宣導等活動,建立師生良好的生活習慣與具備自救救人的知能。

    衛教資訊
    針對大學校園師生可能會遇到的意外事件、疾病、傳染病等問題,提供相關衛教知識,以供全校師生參考。
    【毒蛇咬傷】
    師生若不小心被蛇咬時,處理步驟:
    保持鎮定,儘可能辨別蛇的形狀、顏色及特徵(可以手機照相),詳記咬痕及病人的症狀。
    在無法鑑定為有毒或無毒的情況下,一律以有毒毒蛇咬傷的狀況進行急救處理,即刻安排就醫。
    患肢大多會腫脹,應儘速除去束縛物,患部以彈性繃帶緊緊包紮患肢,減少活動,並讓傷口低於心臟。
    切勿切開傷口,切勿冰敷傷口,勿飲用刺激性物質(如咖啡或酒)及 勿使用止血帶。
    切勿用嘴巴嘗試吸出毒液,此法不僅無效而且可能會造成傷口感染。
    【被狗咬傷】
    傷口深處都要徹底消毒: 狗牙尖銳,傷口看似很小,其實已經咬到肌肉深處,唾液中細菌可能侵入,造成化膿的結果。一旦被狗咬傷,要立刻以冷開水沖洗傷口,用優碘消毒傷口,包紮後,找外科醫師治療。
    認清狗的特徵,連絡衛生機構: 被狗咬傷時,必須當它是瘋狗,立刻做萬全的措施。如果知道狗主人是誰,要問清那隻狗是不是已接種疫苗,並請狗主向衛生機構連絡,若是野狗,就認清大小與毛色,立刻與衛生機構或警局取得連絡,將他捕獲檢查。
    判定是狂犬病時,立刻注射狂犬病疫苗: 一經判定咬傷病患的狗患有狂犬病,要立刻注射狂犬病疫苗。狂犬病一旦發作,絕對好不了,但是在潛伏期(十天到一百天),及時注射疫苗,獲救的可能性相當大。注射疫苗時有發生副作用的病例,因此要在醫師指示下實施。
    【被蜜蜂或蟲類刺傷】
    一、被蜜蜂或芒蟲刺到時
    檢查傷處、拔掉毒針:蜜蜂或芒蟲(形像蒼蠅,愛吸人畜血液)刺人後,毒刺大多留在人體的皮膚上,必須以鑷子或卡片邊緣剔除毒刺。發癢也不要亂抓。
    局部紅腫疼痛等症狀,可用冰敷,幫助減輕疼痛感。
    送醫救治:一般來說,同時遭五十隻以上蜜蜂螫傷,即可能產生全身毒性反應,但若是過敏反應者,只要一至兩隻蜂螯,即會引發過敏性休克,足以致命。因此被蜂類螫傷最好都送醫救治,並留意是否併發過敏性休克,引發喉頭腫脹等症狀,阻礙吸入空氣,則第一時間自救重點在於暢通呼吸道,並緊急求助119,盡可能攜帶螫你的蜂隻一起就醫。

    二、蟲咬傷預防

    外出到郊外、草地上之前,先擦上水溶性薄荷精油,可避免蟲咬。

    三、如何防蜂攻擊
    注意穿著與環境:到山區及野外應盡量穿著長袖、長褲及戴帽,避免顏色鮮豔(如鮮黃色、紅色…)蜂群討厭白色,穿白色或淺色衣物較安全。並避免噴灑香水及使用化妝品,吃剩的果皮、飲料及食物最好用袋子密封,以免招來蜂群。另天色陰暗時,蜂類較具攻擊性,應避免陰天到野外,黃昏時也最好不要在野外逗留。
    隨身攜帶防蜂保命工具:大型透明塑膠袋(大小以可罩住上半身為原則)、打火機、香菸一包、水。如遇峰群,便可善加利用全身而退。
    注意蜜蜂的特性:蜂群在鎖定目標攻擊前,會有一兩隻在你身邊試探,此時要保持鎮定,不可驅趕或奔跑。原地不動並拿出香菸點燃,用煙燻即可驅趕蜜蜂。別再往前移動,慢慢退回,事後以水熄滅煙頭。如遇超大蜂群則點燃枯樹枝及樹葉,以製造更大量的煙,但此舉千萬要小心,以免釀成火災。
    逃跑方式:如因旁人驅趕或奔跑,招致蜂群攻擊,則可在原地,迅速拿出大型透明塑膠袋套上,保護自己;因其透明,可觀察蜂群動向。如沒有大型透明塑膠袋,也可用淺色外套或布蓋住頭部,放低姿勢以「迂迴逃跑」的方式自保,先躲入芒草堆或矮樹叢中,再伺機離開;如附近有水域,也可暫時藏身於水中,但須注意水中安全。

    【諾羅病毒防治重點】

    每年11月到次年3月期間,是諾羅病毒等病毒性腸胃炎之主要流行季節。依據衛生署傳染病疫情監視資料顯示,近期全國急診與門診腹瀉就診病例百分比均呈上升趨勢,腹瀉群聚事件以諾羅病毒最為常見。

    校園諾羅病毒群聚事件與飲食暴露關係密切。
    諾羅病毒等腸胃道感染疾病可透過糞口途徑傳播,注意不生食、不生飲及養成勤洗手的良好個人衛生習慣是預防諾羅病毒最重要的措施,可降低病原傳播風險。
    諾羅病毒對於消毒藥品具有較高的抵抗力,病患的糞便或嘔吐物應依衛生署提供「校園環境消毒與嘔吐物及排泄物消毒處理方式及注意事項」(如附件),使用較高濃度的漂白水消毒處理,以去除其傳播能力,如有發生上吐下瀉,身體不適等症狀,請儘早就醫。
    如有相關問題歡迎至疾管局全球資訊網(http://www.cdc.gov.tw)或撥打國 內免付費1922洽詢。
       
     

    【麻疹專區】

      傳播方式:麻疹是一種急性、高傳染性的病毒性疾病,可經由空氣、飛沫傳播或是直接與病人的鼻 腔或咽喉分泌物接觸而感染,在出疹的前後四天內是具有傳染力的,所以建議在麻疹的檢驗報告尚未出來前或在出疹前後4天內,病患要採隔離措施,以避免傳染給沒有免疫力的人。

      潛伏期:以出疹日為計算基準,自感染至出疹約7-18天。

      發病症狀:1、前驅症狀:發高燒、鼻炎、結膜炎、咳嗽和在發燒3-4天後口腔下臼齒對面內頰側黏膜上出現柯氏斑點(Koplik spots)。
    2
    、紅疹:前驅症狀3-4天柯氏斑點出現後,會繼續發燒,並且再過24-48小時後典型的斑丘疹出現於耳後,再擴散至整個臉面,然後慢慢向下移至軀幹第2天和四肢第3天,皮疹在3-4天的時間內會覆蓋全身,並持續4-7天;病人出疹時病情最嚴重,且發燒至最高溫;皮疹出現3-4天後,熱度與皮疹即開始消退,皮疹退了以後,會出現鱗屑性脫皮及留下褐色沉著。約5-10%之患者因細菌或病毒重覆感染而產生併發症,併發症包括中耳炎、肺炎與腦炎。有關麻疹相關訊息請上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網址為

    http://www.cdc.gov.tw)查詢 

     

       

     

     【日常登革熱預防保健】

    1. 1.於出國或至登革熱流行地區時,應穿著淺色長袖衣褲,身體裸露部位塗抹衛生署核可之防蚊藥劑,並選擇有紗
    2.   窗及紗門的飯店或民宿,睡覺時可掛蚊帳避免蚊子叮咬,前往東南亞旅遊,返國後身體不適,應儘速就醫,
    3.   代旅遊行程,提供醫師診治參考,避免登革熱境外移入。 
    4.  

      2.罹患登革熱的患者要多休息,補充水份,與醫師充份合作遵照醫師的指示服藥,大約一個星期後就能逐漸康復,不會有後遺症。

    5.  

      3.患者在生病期間,若被病媒蚊叮到,會將病毒傳給病媒蚊,病媒蚊再去叮咬別人時,就會把病傳給別人。為了不使病再傳染別人,患者在生病期間臥床要掛蚊帳,而且要清理住家環境,不使病媒蚊孳生。

    6.  

        4.醫師診治病人發現有疑似登革熱症狀之病例,應儘速報告衛生單位,以便採行緊急防治措施,避免危及家人、鄰居之健康。

    7.  

      5.傳播登革熱的病媒蚊是埃及斑蚊及白線斑蚊,這兩種蚊子都是在白天吸血,吸血場所大多在屋內或野外陰暗處,如樹林或竹林內,並應避免前往樹蔭、草叢內等陰暗處,以防蚊蟲叮咬。

    8.  

      6.病媒蚊孳生的場所為家屋內外或家屋附近盛水之各種容器,比如水缸、水甕、鐵桶、木桶、塑膠桶、水泥槽、廢輪胎、花瓶、花盤、空罐、破瓶、樹洞、竹洞、屋簷、排水溝等。  

    9.  

      7.清除孳生源為將上述病媒蚊的孳生場所清除乾淨,不需要的容器去掉,必須盛水的容器比如花瓶、水缸等,至少每週要倒棄一次,以便清洗,清洗時必須用刷子將內壁用力刷洗,才能將病媒蚊的卵洗淨。

    10.  

      8.室內外容易積水地方都是蚊子孳生的場所,應徹底清除,並保持乾燥,室內外勿堆積雜物,以免蚊子藏匿,注意您的家中及周圍環境,消除蚊蟲孳生場所如地下室有積水,請抽水排空,避免病媒蚊孳生。

    11. 有關登革熱訊息請上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網址為

      http://www.cdc.gov.tw)查詢  

    12.   

     

    • 校園環境消毒與嘔吐物及排泄物消毒處理方式及注意事項 (101.32KB)
    • 腸胃道感染嘔吐物排泄物消毒方式 (102.69KB)
    :::

    ADD:40704 台中市西屯區臺灣大道四段1727號
    TEL:總機 886-4-2359-0121 處本部23000~1; 生輔組23100~5;課外組23600~8;住輔組23300;健諮中心23900~4(健康中心23433~34;資源教室 23910~12);領袖培育中心23004~7 ;24小時校安專線04-2350-9595
    EMAIL: deanstu@thu.edu.tw / Tunghai University Office of Student Affairs

    © 2011 - 2023 TUNGHAI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Maintain By 路陶